2018年4月13日下午,中美研究中心组织三十多位中美双方同学前往位于南京的福特公司参观学习。中心师生收到了来自福特公司的热情接待,先在会议室进行了半个小时的概况介绍,由福特总裁讲述了福特与中国的历史渊源和现今福特在中国的发展状况。随后,来自三个不同部门的三位福特员工及资深工程师讲述了他们在福特的工作历程,中心学生也就福特的中国发展战略提出了许多相关问题。最后,福特工作人员带领中心同学参观了福特南京测试中心和创新空间。

福特汽车在世界市场上早有大名,但是在中国市场的部署上却迟迟未到,福特比大众晚十年进入中国市场,这晚到的十年使其面对了更加严峻的竞争形势。所幸近年来,福特汽车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其销量也再创新高。即使是在在中国车市增速放缓的2012年,福特也在8月份登上了中级车市场的销量榜首,又在9月份迎来在华销售百万辆的里程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福特在中端汽车定位区间受到的竞争在逐渐加大,尤其是近年凯迪拉克大举进攻中国市场,同为美系的凯迪拉克成为了福特在中端定位的一大劲敌。
在进入中国的这些年来,福特汽车也为中国市场做出了许多改变,使其更加本土化,也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提到,美国消费者对于汽车的偏好与中国消费者完全不同,北美的消费者偏好耗油量高的大型SUV,而中国消费者就没有这种偏好。福特汽车对其在中国发售的车型做了相应的调整,使其更加适合中国市场,并在中国市场获得了不错反响。
福特在生产过程中也充分注意到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偏好。福特注意到,中国消费者对于车内的汽油味十分敏感,并且对其十分厌恶,这是一个中国化的消费偏好。福特有专门的工程师团队,确保车内气味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偏好。在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与本土生产商相比,福特“国际化”的生产背景使其生产成本在中国市场上没有什么优势,福特已经解决了一些这方面的困难,并且正在通过进一步本土化的研发与设计降低成本。在产品的研发上,福特汽车的研发也与一些本土汽车制造商有所不同。福特坚持在产品投入市场之前,对其进行全面的性能测试,可是本土生产商更倾向于把产品直接投入市场,让市场做测试,这是中国市场的特点。
福特在中国南京建立测试中心,是其中国战略的重要一步。福特深知没有人比中国工程师们更了解中国消费者,而南京测试中心将帮助工程师们更快、更便捷地测试所设计研发的车辆,大大缩短新产品从开发到市场的时间。福特的进口车型探险者和Mustang也在这里进行本地化验证和调校。对福特来说,在南京测试中心就可以完成整车的绝大多数测试,减少把车辆运到国外测试的麻烦,从而节约很多的时间和资金成本。
福特现今也十分重视中国电动车市场的战略部署。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与推动下,电动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势头尤其迅猛,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市场都快。福特汽车不仅拥有传统燃油发动机的车型,同时也有先进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无论哪种车型,在南京测试中心的团队都有能力对各种车型进行验证、测试和开发工作,满足消费者对多样化车型、先进技术到驾驶体验的多方面需求。
在专业工程师的带领与讲解之下,同学们对福特公司和其研发中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也领略到了福特独特的企业文化。作为一家有110年以上历史的汽车公司,正是这种企业文化和其对高质量的严格要求,才有其在国际市场上的长久成功。
(撰稿 丁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