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例举出大学生创业的无数传奇式故事,诸如扎克伯格在宿舍内创立facebook、聚美优品CEO陈鸥大四时即创立GG网络游戏平台等,但在大多数人看来创业之路从来都是不可复制且充满艰难险阻的,选择从零开始创业势必要放弃稳定、薪水又不错的工作机会。在研究生的两年所经历的事和遇见的人,让我逐渐意识到人生和职业的发展并不只有一条固定的路径,所以如果有机会,我愿意趁着年轻勇敢地闯一闯。
契机
我的创业起点其实是一段令自己有些遗憾的经历,本科阶段一直抱着出国读金融硕士的打算,也完成了托福和GMAT考试,只是在咨询某些留学机构时发现申请的过程被描述得极其复杂,加上高昂的中介费用,就暂时保留了出国的想法。但也就是在大四这一年,我认识了当时在南大交流访问的英国籍律师Andy,他毕业于牛津大学,由于他丰富的学术和工作经历以及在英美顶尖高校的广泛人脉,他对于留学申请有独到的见解,因而常打趣说,我们要是早一点认识就能辅导我申请了。这让我联想到身边仍然在申请的同学,他们常常抱怨申请文书写作没有思路,或者中介机构帮助很有限;这让我感到或许Andy和我可以一起做点事,帮助申请的同学更加有效地实现留学梦想。
说干就干,跟Andy深入交流这一想法之后,我们一拍即合,决定招募英美本土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兼职编辑,为留学申请者提供语言更地道、逻辑更清晰、竞争力更强的个性化文书辅导。我负责营销推广,Andy负责编辑招募和文书修改。于是我们的项目:“MyDocumate我的文书伙伴”就这样横空出世了!
摸索
从最初的使用邮箱操作业务,文书修改后再付款,依靠用户口耳相传推荐业务的简单业务模式,到后来的设网站平台,系统地组建运营、营销和IT团队,再到如今的第三版网站即将上线,采用最新的互联网架构,将交互、支付、文件传输、评价等功能全部集成为一站式操作,每一点进步的背后都是整个团队无数次的思维风暴、日夜奋战和无止境的debug的成果。
其实最初并没有太宏大的设想,只是有一个想法,希望把它实现而不是永远停在茶余饭后的谈资,成为一辈子的遗憾。随着项目本身的成长,我开始有一个更大的梦想,希望像马云所建立的阿里巴巴一样,我想把MyDocumate打造成一个DIY留学的平台,让申请者与国外顶尖高校的编辑与咨询师直接交互,实现最优化的资源整合与最低的沟通成本。这么大的梦想光靠我一个人是无法实现的,而幸运的是,在多元化的中美中心,我遇到了同样想要全职创业的同学徐新,以及软件学院的卢勃,加上Andy,我们四个人决定把这个更加ambitious的梦想付诸实践。
成就与展望
创业至今,我们已成功服务10家企业客户和超过1500位个人客户,网站累计独立访客近50000人,此外我们还获得了申慱sunbet官网入口国家级创业项目、南京市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二等奖,并且被江苏卫视、南京电视台和现代快报广泛报道。然而我们并不想止步于此,为了实现DIY留学平台的梦想,新团队自2013年开始就相继举办了感恩节免费文书指导活动、2014新年“马上有Offer”活动、以及2014年春季,相继在复旦、交大、南大、人大、北大、清华举办“PS/CV/Essay Workshop”活动,不断地扩大MyDocumate影响力,同时也不断地将DIY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感恩节线下文书指导活动照片
“马上有offer”明信片填写现场
南大宣讲会现场照
创业的体会
近三年的创业经历,也让我有了一些切身的体会。首先,学生时代的创业必然会受限于资源,所以不一定要一口吃成胖子,不妨先解决一些小问题,着眼于身边的需求以等待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其次,创业并不总是fancy和正能量爆棚的,也有挫折、痛苦、疲劳、争吵以及这个多元世界的种种诱惑,对于一个不确定的未来是明智的放弃还是勇敢地坚持都将是这条路上不间断的考验;最后,一个好的团队至关重要,我很幸运地遇到了志同道合并且愿意一起承担风险,共同披荆斩棘的创业伙伴;与此同时,在中心的两年,吴蓥、董娜还有身边很多老师与朋友为MyDocumate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因为大家都有一个愿望,希望MyDocumate给这个世界带来一些改变,带来更多的正能量。
借用李宗盛的那首“如风往事”,创业给我的感觉“虽然累,可是很值得也很安慰,希望我们一生,生命里都没有后悔。”
中美中心2014届硕士生 黄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