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

LECTURES

约翰·汤姆森先生在中美中心的讲座

时间: 2004-10-14

20041013日,(John Thomson 先生在中美中心作了以1979年以后中美学术和教育关系的恢复”为题的学术讲座。汤姆森现任清华大学国际联合汉语研习所所长,是旧金山州立大学汉语语言学学士、哈佛大学东亚研究硕士。19786月,他到美国驻北京联络处工作,成为当时第一任文化参赞。他参与了中美两国学术与教育交流的恢复,参与了制定双方互派留学生和学者的程序规则、在中国建立了富布赖特教育交流项目、促进了中国的英语教学和美国学研究,他在发展中美文化和教育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汤姆森以自己亲身经历向我们描述了1979年以后中美外交正常化后教育文化交流过程中的种种艰难以及这段时期两国的政治背景。

由于历史原因,中美文化交流在1949年以后曾一度中断。中美建交后,汤姆森先生与中方同仁一起努力,使得两国的文化教育交流渠道重新开通。七十年代末,邓小平重新执政,中国当时刚从文化大革命的阴影中走出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党的路线从阶级斗争转向改革开放,实现四个现代化成为全党的首要目标。在这种形势下,中国与美国和西方国家恢复正常关系成为一种迫切需要。与此同时,在美国,越战和水门事件引发的轩然大波刚刚平息,卡特成为新一任总统。因为苏联入侵阿富汗等事件,美国把苏联视为主要战略威胁,联合中国、遏制苏联成为美国朝野的共识。这一政治背景下,中美开始实现邦交正常化。当时,中美双方在意识形态、办事规则、价值观念等方面迥然不同,摩擦也时有发生,但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双方及时沟通、友好协商,他终于顺利地促成了第一批50名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和第一批12名美国学者、学生在华进修,打开了在学术和教育领域中重新建立合作关系的大门。

Thomson先生风趣地说他曾有两个噩梦,一是梦见自己在美国担负技术流失到共产中国的罪名,一是梦见在中国受到精神污染的指控。如今噩梦不会再继续,虽然两国不同的教育体制和思维方式增加了中美文化教育交流方面的难度,但这些都会解决,两国的合作将会越来越顺利!

                      (鄂 艳)

上一篇:陶文钊教授畅谈2004美国大选及其外交政策

下一篇: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詹姆斯?莫里斯先生受聘为我校名誉教授

最新动态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上海路162号(上海路与北京西路交叉口)

版权所有:SUNBET·申博(中国区)官方网站-Official Website

域名编号为苏ICP备10085945-1号南信备606号

Copyright ©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Nanjing University Center for Chinese and American Studies.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