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中心35周年庆典系列校友论坛|寻找逆风中改善中美关系的“压舱石”

时间: 2022-07-13

望华分论坛

为庆祝申慱sunbet官网入口-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sunbet申搏成立35周年,由望华创始人戚克栴博士作为召集人的首场分论坛——《寻找逆风中改善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于2022年6月18日下午以ZOOM视频会议的方式成功举行。与会嘉宾有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教授、中欧关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杨力先生、Kayak Investment Partners管理合伙人兼共同创始人陈儒文(Nowell Chernick)先生、方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兼管委会主任韩亮律师。望华联合创始人、总裁戚克栴博士担任论坛主持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论坛中的四位嘉宾,戚克栴、杨力、陈儒文、韩亮均是中美中心1994-1995年证书班毕业校友,昔日同窗相聚云端,聚焦中美关系,共话发展与未来。

戚克栴校友以“中美经济社会比较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为题做主题演讲,分析了中美经济的增长趋势。比较发现2021年中国的人均出生预期寿命历史上首次超过了美国。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分析,中国的中小学生数量及硕博研究生数量是美国的3-8倍,即中国的青年人群体和高素质人才数量远超美国,这也意味着中国在未来三十年仍能维持在人力资本上的优势。在千人医院床位数、互联网普及率、接受硕士、博士教育的高等人才数等社会发展指标方面,中国已经与美国不相上下,甚至超过了美国。与此同时,中美两国关系正经历着中美建交以来前所未有的“逆风”。戚克栴认为,美国经济发展和中美关系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每次中美关系改善,从美国经济增长率减通胀率复合指数这一指标来看,美国的经济状况都会得到改善。中国的经济规模与主要社会发展指标已与美国相差不大,双方应当平等对待,在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中美关系基础上,双方都必须对对方有同理心,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相互理解,考虑对方的感受,是一种基本的相处之道。中美贸易一直是两国关系的“压舱石”,贸易战这样的对抗对美国没有好处,反倒会打破美国多年来继续发展的平衡基础。因此,在新形势下亟需重新审视,并寻找新的中美关系“压舱石”,以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立与发展。戚克栴还建议应该进一步加强中美投资互动,给中国投资人更多机会,让世界知道中国有开放的资本市场。发言结束之后,戚克栴校友介绍了出席的嘉宾。

论坛主持人戚克栴

陈儒文校友以视频录播的方式从四个方面回顾了他在中美中心的生活和学习。首先,他申请证书班项目的主要动机在于期待可以来到大陆,通过中心深入中国方面的研究并与中国同学建立深厚的友谊。到中心后,他与舍友戚克栴一拍即合,两人都充分认识到在中心学习生活的一年对于这段中美跨文化友谊的影响和重要性。陈儒文还回忆了他和戚克栴在学业上相互帮助,彼此融洽相处。离开中心后,这段中美舍友情进一步加深,两人毕业后仍然保持密切联系,畅聊职业生涯发展,探讨中美关系发展和变化。

陈儒文(Nowell Chernick)校友

王文校友以“有关乌克兰危机的几个问题”为题作了主旨发言。评估了乌克兰危机的最新进展,认为目前乌克兰战争已经进入胶着期和拉锯阶段,俄罗斯阵亡约4000人,乌克兰大约1-3万,是俄军的3-7倍。由于战况可能会更加激烈,预估俄罗斯可能会阵亡约1.4万人,这是俄罗斯自二战以来最惨烈的一次战争,双方伤亡比想象的更大。俄乌冲突实质上是俄罗斯与美国、北约军事力量的隐形正面对抗,也是西方借乌克兰之名推动试图削弱俄罗斯的代理人战争。王文还分析了乌克兰危机发生的原因,认为美国是乌克兰危机的主要推手。美国在俄乌问题上不断进行军事诱导与煽动,北约挑动阵营对抗,制造紧张局势。美欧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援助与侧应,包括美欧对俄罗斯采取了约8000项制裁,对俄罗斯的方方面面进行围剿,使俄罗斯成为世界历史上受到制裁最多的国家,美欧对俄罗斯的制裁是全方位的和非理性的,美欧金融制裁正在改变金融逻辑。经综合考虑,王文认为俄罗斯战败定论为时尚早,而国内群众对俄罗斯战败的忧虑主要来源于对俄罗斯军力高期待的落空心理和唇亡齿寒之忧。

乌克兰问题的本质是冷战格局和冷战思维在东欧地区延续后的总爆发,是冷战结束以来在欧洲次中心地带乌克兰发生的一场影响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与国际经济走势的总较量,也是俄罗斯对美国及北约无休止战略扩张与挤压的一次总反击。王文认为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在中美关系的立场上,作为中美中心培养出来的学生,我们要在这个问题上发挥作用,在实质性问题上阐释我们的立场,在对俄乌问题有基本认知的基础上伸张正义。中国作为这场危机的第三方,不是这场危机的肇事者,不是危机的参与者。在王文看来,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在于,中国越强大,中美关系越稳定。中国是维系和平、文明、包容的力量,应以发展为核心,不断推进国家强盛,提升在经济、金融、贸易、军事等方方面面的话语权,进而成为中美关系稳定的未来力量。

王文校友

杨力校友以“海洋治理与中美互动”为题做主旨发言,分析了中美两国在海洋问题上存在的主要分歧,认为中美两国之间在海洋问题上仍然存在合作的可能性,中美两国在海洋规则制定中应该能够找到共同点,加强战略沟通,防止冲突,务实合作。杨力认为:1、中美应守住不冲突的底线。当前中美双方似乎均认为关系处于50年来最低谷,美方认为中美存在全面竞争并强调管控竞争,中国方面则不同意用竞争来定义两国关系,仍试图重新校准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虽然定位上存在差异,但双方都强调保持对话渠道畅通的重要性,也都强调防止冲突的重要性。防止冲突是压舱石。2、海洋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潜在的冲突点之一。实际上,海洋问题、特别是海洋治理问题具有全球性,但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及现实地缘政治等因素,中美围绕中国周边海洋的分歧比较突出,双方具体的分歧点反映了背后的深层次关切分歧。3、双方应当深层次沟通,多渠道对话。从全球视角、历史视角和海洋治理的趋势出发,探讨双方在观念和利益上的冲突点和共同点。在加深对上述问题认识的基础上,采取实际行动推进合作,管控冲突。接下来,杨力具体阐释了中美之间在法律意义上的分歧和在海洋问题上的共同利益点。

杨力校友

韩亮律师的演讲主题是“中美地缘政治对中国监管趋势的影响”,韩亮律师在发言中讨论了美国在人权、科技、数据传输等方面对华制裁的“工具包”和中国的反制裁策略,如《反国外制裁法》、《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等。韩亮认为引入反制裁措施是合理且有必要的,但是在具体实践时应持审慎态度。在外资与国家安全审查方面,韩亮讨论了中企在美投资、美企在华投资两种情况。总体而言,中国对涉美企业交易的反垄断监管并未出现区别对待。韩亮指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在于,中国继续改革开放,从商业贸易方面更融入,那么中美的外交关系就会更稳固。只要中美经济方面不脱钩,那么中美关系在重大问题上就能得到一定的稳固。

韩亮校友

最后,戚克栴校友对上述发言做了简要的点评并总结了本次座谈。他再次强调,中美之间应该同等地对待彼此。要以对等的观点看待中美关系,这在很多方面都有细节化、可行的落实方式。

文字:黄晨欣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上海路162号(上海路与北京西路交叉口)

版权所有:SUNBET·申博(中国区)官方网站-Official Website

域名编号为苏ICP备10085945-1号南信备606号

Copyright ©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Nanjing University Center for Chinese and American Studies. All Right Reserved.